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党史教育 -> 正文

【党史百年·重要论述】11月14日

发布日期:2021-11-14  来源:山东政法学院   点击量:

1928年11月14日、15日

毛泽东在宁冈新城主持召开中共红四军第六次代表大会。大会经过对中国革命性质问题的辩论,作出政治、军事、党务、经济、纪律等各项决议案。毛泽东主持了各决议案的起草和修改工作。其中《政治问题决议案》指出:中国革命还是在一个资产阶级的民权革命阶段。这个革命的领导是无产阶级,其内容是推翻军阀完成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剥削关系,使中国被压迫群众得到民权自由。若否认这个民权的革命阶段,认为中国革命已经到了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这种误解极有害。

决议案还指出:在白色势力统治下的中国,能生长出苏维埃政权而有继续存在的情势,这是中国革命的一个特征。从一年来各地苏维埃政权之发生证明,又从边界一年来的割据证明,苏维埃政权之继续存在要下列四个条件:有能坚决斗争的共产党;有广大的有组织的工农群众;有相当力量的武装红军及赤卫队;有利于斗争以少胜多的地势。怎样建立布尔什维克的党,领导群众扩大民权革命运动,深入红军所到区域的土地革命,向四周发展以促统治阶级的分崩离析,这是党在红四军中的任务。

《军事问题的决议案》指出:红军战术,遇小敌则以主力迅速消灭之,遇大敌则用群众力量四面包抄,使其疲于奔命,然后用主力消灭之,红军竭力避免硬战。

1948年11月14日

新华社发表毛泽东写的评论《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评论指出:中国的军事形势现已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即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早已占有优势,而且在数量上现在也已经占有优势。这是中国革命的成功和中国和平的实现已经迫近的标志。这样,就使我们原来预计的战争进程,大为缩短。原来预计,从一九四六年七月起,大约需要五年左右时间,便可能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现在看来,只需从现时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

1949年11月14日

毛泽东致电彭德怀和西北局,强调大量吸收、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电报指出:各级政权机关均应按各民族人口多少,分配名额,大量吸收回族及其他少数民族能够和我们合作的人参加政府工作。在目前时期应一律组织联合政府,即统一战线政府。在这种合作中大批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此外,青海、甘肃、宁夏、陕西等各省省委及一切有少数民族存在地方的地委,都应开办少数民族干部训练班,或干部训练学校。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

2000年11月14日

江泽民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二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发展经济特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发展是硬道理。经济特区要继续当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继续争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示范地区,继续充分发挥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和对外政策的窗口的作用,努力形成和发展经济特区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2020年11月14日

习近平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样板,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习近平指出,要加强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追根溯源、系统治疗,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找出问题根源,从源头上系统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要加强协同联动,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种生态要素的协同治理,推动上中下游地区的互动协作,增强各项举措的关联性和耦合性。要注重整体推进,在重点突破的同时,加强综合治理系统性和整体性,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要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示范带。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构建综合治理新体系,统筹考虑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线等多方面的有机联系,推进长江上中下游、江河湖库、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改善长江生态环境和水域生态功能,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要强化国土空间管控和负面清单管理,严守生态红线,持续开展生态修复和环境污染治理工程,保持长江生态原真性和完整性。要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让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获得合理回报,让破坏生态环境付出相应代价。要健全长江水灾害监测预警、灾害防治、应急救援体系,推进河道综合治理和堤岸加固,建设安澜长江。

习近平指出,要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要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深入研究长江文化内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将长江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突出地方特色,更多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