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之下,根据教育部、教育厅的教求和学校制定的《关于开展线上教学工作的实施方案》,警官学院各理论课程稳步推进,打造了精彩的线上课程。警体教研室承担的警察实战技能系列课程属于实践类课程,由于课程的特殊性,一向都是线下教学,靠肢体动作来直观诠释,将实践课一次性搬上网络的挑战,并且质量不能削减,在脱离训练场地的情况下,对于每一名教师来说都是十分大的压力。学院也考虑过困难,然而警体教研室三名教师在教研室主任任浩欣同志的带领下,没有畏难,直面挑战,认为警察在执法中会遇到各种困难,“疫情在前,警察不退。”作为警体教师,更应该勇担使命,紧密团结协作,共同为警院学子奉上急需的技能培训。
警体教研室所有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培训,观赏理论课程,借鉴国家精品课程中的教学成果,讨论现代运动APP、学堂在线、中国慕课中各体育相关课程的教学优点,对比各种教学模式,积极探索适合监狱人民警察学习的课程改革方向,确保学生虽然脱离线下课堂,但依然保持训练热情,保证教学质量。本学期共承担三门实践必修课程(《警察障碍技术》、《警察格斗综合技术》、《武器使用与队列指挥》)和一门公共选修课程(《警察招录体能测试》)。四门课程内容各异,各具特色。

一、《警察障碍技术》——新教师的障碍场
《警察障碍技术》的主讲教师王家俊,作为上海体育学院毕业的专业教师,任职一年即敢于勇挑重任,主动承担一门课程。障碍场全是障碍,困难重重,但在王家俊老师这,障碍场变成了学生的成长路,教会大一同学们不畏困难,踏平障碍,冲向成功,给同学们在疫情期间带来了希望。


“作为新时代的代名词‘互联网’,在这场疫情中当仁不让的扮演了主角。而我们教师团队也从以往的教学方式转变为网络教学。对我来说这是一场我的教学革命,因为以前不管作为学生还是社会群体,网络授课都没有正式的接触过,而身份转变为教师之后,这场革命让我再次汲取了知识,不得不说,这是一次机会,一次探索的学习的机会。”

王老师的热情和同学们的好奇共同搭建了学习的平台,经过一个月和同学们之间的磨合,王老师可以灵活掌握教学方法和技巧,学生们总能积极的完成学习任务,师生间的配合越来越默契。(下图左边老师教,右边学生练)

训练中一定要明确动作要求、训练强度、训练量和间歇时间,这样同学们训练才更严格。当训练时同学们可以按下暂停键,训练完再继续,这样做可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同学们根据自身情况跟上训练任务。(下图左边为要求,右边为学生训练实况)

除了男生们紧锣密鼓的训练外,女警花们除了完成学习任务,还积极参与女生部组织的的“女生节”训练活动。


王老师感言“在没有固定设施和条件的情况下,同学们仍然能够专注的去完成课堂中的学习内容,可见都有热爱学习的品质。同时也希望疫情之下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不减,保持身体健康,积极配合各学科老师共同营造学习氛围。”
二、《警察格斗综合技术》——新晋奶爸的格斗馆。
《警察格斗综合技术》的主讲教师王传龙,刚刚在疫情前晋升为人父,然而王老师并没有因为孩子小需要照顾而放下自己的工作,主动承担大二同学的格斗综合技术课程。格斗综合技术是一门复杂的课程,需要将踢、打、摔、拿、靠、地面技术等全面融合到一块,这门课程也极易受伤,王老师坚持以兴趣为导向,以毅力培养为核心,号召同学们永不言弃,奋勇拼搏,如我们在疫情期间一样,不怕困难,直面挑战,做好当下,必能战胜疫情。


王老师认为“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和山东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期间在线教学组织和管理相关文件精神,推进‘停课不停教,停教不停学’目标,根据学院安排,我负责2018级监狱学专业《警察格斗综合技术》课程的线上教学,线上教学的形式作为混合式课程建设的一部分一直是学校大力推广的教改模式之一,所以在运用‘学习通’软件进行网络教学方面并不陌生,但难点在于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操性,需要同学们具有较高的自学能力和反复练习的自觉性,所以通过和其他老师的经验交流,我为课程设定了“要看、要学、要练”的递进目标,利用软件自带的签到功能和对视频任务点的观看时长设置掌握学生的观看情况,并通过要求学生上传动作练习照片、对疑难点进行提问讨论等形式落实同学们的练习情况,保证同学们的学习效果。线上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在落实教学目标要求和针对性指导等方面还有值得提升的空间,我也会以此为契机,增强网络信息化教学能力,提高多样化教学水平,更好的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三、《武器使用与队列指挥》——鸡汤哥的特色课。
《武器使用与队列指挥》的主讲教师仲伟骄,作为专任教师,同时兼任警官学院十一中队的辅导员,在完成疫情防控任务,管理警官学院毕业生的同时,教授大三这门课程。

《武器控制与队列指挥》这门课程本身是本学期的改革课程,第一次开课,是由原来的《警察实战技能6》及《射击技术》合并而来,由于课程涉密性内容多,同时,技术复杂,如何上好这门课程面临巨大挑战。任浩欣主任指导仲老师深入一线调研,摸排疫情期间最需要的教学内容,针对疫情所需,开设疫情警察执法专题,在与一线警察和志愿者同学们的交流中,总结经验,传递知识,号召同学们“疫情在前,警察不退,做好预备,随时顶上。”


教师录好视频带着同学们练,考虑到有的同学流量限制,又为了避免同学们脱离课堂没有训练氛围,录制中间配有教师指导的倒计时可反复使用,设置每一视频标题室均有训练名称等,可以为同学们节约流量。另外由于疫情期间,居家训练受限,故指导学生利用就便场地器材训练,如墙、书本、椅子等,同时强调安全,避免意外伤害。


作为大三学生,应是监狱学培养的半成品,为了使学生成为完美产品,课程授之以渔,引导学生自主设定训练计划,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创造训练条件,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能教”。(下图为丛浩同学设计的每日训练计划)

通过布置作业,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针对个人问题制定因人而异的训练方案。

课程里有旋风师哥,有优秀警花,还有最帅教官。


在家里墙角出现了固定靶,小熊被当成了脚靶,自制了手铐,警校生特有的快乐赢来了其他专业羡慕的“哈喇子”。“万物皆为我用”,同学们的创造力是无穷的。


没想到,课程掀起了家庭体育之风,“老爸成了歹徒甲,老妈成了御用摄影师。”父母和孩子一起训练,增加了沟通,增进了感情,全家共同关注孩子的未来。不过老师还是要提醒一句,一起训练是好事,但要保护好父母,不能误伤了我们的“老顽童”,做一个孝敬的好孩子。


每节课都有的鸡汤,期望同学们做一个“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预备警官,真正做一名有梦想,肯担当的当代大学生。在各班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人人都成为了思政育人共同体的一部分,也成长为一个真正的正能量团体。


四、《警察招录体能测试》——毕业生的宣誓地。
《警察招录体能测试》的主讲教师为仲伟骄,但这门课程是由任浩欣老师与其一起为励志成为警察的同学们创设的选修课,任老师作为在职干警,一方面坚守在一线工作,一方面不忘预备警官的培养工作,时刻关心监狱人民警察的未来。监狱人民警察是守护美好世界与犯罪的最后一道防线,如何保护国民,拯救犯罪的人,需要一批“逆恶而行”的人,在这门课程中教师将帮助毕业生顺利通过体能测试,同时为未来作为警察工作时打下良好的体能基础。

在弥补体育课理论讲解不足的同时,注重实践教学,每节课老师带着练,同时设计训练小游戏,增加课程趣味性。


正如课程封页上的“你为了梦想而努力,我们为了你而努力。”课程设置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永远为学生的未来服务。

先讲解准备活动和放松练习的重要意义和方法,然后在每节课的训练模块,设置课前必做准备活动、课后必做放松练习,避免学生运动损伤,同时帮助学生迅速恢复。


教会学生利用数字化资源进行体能训练,一起成为手机的主人,主动规划自己的训练。


五、不忘育人初心,肩负培优使命。
警体教研室一直是一个学习的集体,勇于承担责任的集体,在教学改革的突变下,确实也会遇到很多难题,一些问题在政策的指引和领导的指导下已然解决,还有一些难题需要教师们和同学们共同去突破,在人才培养共同体的建立过程中,警体教研室会一如既往的“不忘育人初心,肩负培优使命。”引导同学们坚定成为人民警察的理想信念,帮助同学们走好脚下的路,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
